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动态

战胜疫情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海门街道年轻退役军人社区工作者坚守“疫”线

来源: 海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2-04-19 字体:[ ]

核酸检测、大数据排查、隔离人员管控、“敲门行动”、从清晨到凌晨、手机显示的第一步到两万、三万步……这是无数社区工作者近三年来抗击疫情的真实写照。

2020年1月21日,距离除夕还有两天,海门街道举办了一场“联欢晚会”,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们欢聚一堂,大家脸上的笑容没有一丝遮掩。舞台上,刚参加工作还不满一年的杨焱程扮成了一只布偶熊,给居民派发礼物。没人会想到,那次晚会竟成了这三年来的“最后一个狂欢”。大年初一,杨焱程便把行军床搬到了社区服务中心。几乎在同一时间,海门成百上千的村居工作者卷着被褥把“家”搬进了办公室……

“遭遇战”中奋不顾身

杨焱程,27岁,2017年从中央警卫团退伍,2019年进入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工作。在疫情发生后,各地都有不少年轻人推迟婚期投入防疫一线,与病毒“战斗”,杨焱程想都没想,做了同样的选择。

“这是一场‘遭遇战’,这一仗打得惊心动魄,从最冷的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这名“95后”告诉记者。其间,杨焱程和无数社区工作者一样,有跑不完的路、爬不完的楼梯和打不完的电话。终于在2020年6月底,我区的各个防疫卡口相继撤下,生活慢慢回归如常,那年夏天,一句“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让人们放下了悬着的心。一直到去年7月,国内疫情得到了较好控制,除了少数国外务工人员和留学生回家需要进行隔离、报备等,杨焱程等一批社区工作者回归相对正常的生活、工作。其间,他补办了婚礼,并从大男孩“升级”为父亲。

“持久战”中坚守阵地

“我大概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从孩子出生到现在,能陪伴他的时间真的很少。”杨焱程说,数不清的夜晚,他即便在家里,也在不停工作;别的父亲半夜起床是给孩子冲奶粉、换尿不湿,而他是在看“大数据”,打流调电话,必要时他会立即出门;有好几次,儿子半夜哭闹,他只能把自己锁在卫生间,尽量避免哭声影响他打电话。工作再困难,他没有抱怨;疫情形势严峻,他从没有怕过。

疫情防控,对像杨焱程这样的年轻社区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场考验和磨炼。“近3年来,正常上下班对他们来说是‘奢侈’,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勇士’。”解放西路党总支书记黄海说,杨焱程是无数奋战在防疫一线年轻社区工作者的一个缩影,面对疫情,这些年轻人目光坚定,坚守阵地,丝毫不畏惧,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每次疫情袭来,我们都能战之必胜。

“保卫战”我们必胜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杨焱程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战胜疫情也许就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年轻给我们勇气和力量。”当记者问及是否动摇过,有累到想放弃的时候吗?杨焱程坚定地摇了摇头。

杨焱程回忆,前不久,海门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当天晚上,解放西路社区全体人员加班至深夜。年轻妈妈何佩是今年新加入的力量,那晚9点多,她的女儿带着哭腔打来电话:“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我想你陪我。”何佩无奈安慰道:“宝贝,等妈妈和叔叔阿姨们一起赶跑病毒,我就能陪你啦。”狭小的办公室里,这对母女的对话让所有人为之动容。“3年来,不断有新的力量加入我们,有大家的坚持,相互扶持,这场‘保卫战’,我们必胜。”杨焱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