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纪念日前夕,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内庄严肃穆,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在英烈碑上补刻下 “龚万钦” 三个字——这位在淮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启东籍烈士,历经七十余载等待,终于正式“归队”,与万千战友一同接受后世的瞻仰与缅怀。
这一跨越时空的“重逢”,始于2025年夏季一封饱含期盼的来信。启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收到市民龚龙飞老先生的求助信。信中提及,他此前赴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时,遍寻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英名墙,却始终未能找到堂叔龚万钦的名字。馆方工作人员告知,若能提供确凿的烈士身份与事迹资料,可启动补刻程序。为圆堂叔“归队”的心愿,龚龙飞老先生第一时间向家乡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寻求帮助。
“每一位烈士都不该被遗忘,必须全力以赴核实情况!” 接到求助信后,启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开启“寻证”行动。工作人员一方面多次电话与龚龙飞老先生深入沟通,详细记录其回忆的家族线索,校对烈士信息;另一方面,同步对接市烈士陵园、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展开地毯式档案排查。
随着调查深入,龚万钦烈士的事迹逐渐清晰。档案记载,龚万钦于1944年参加革命,担任余东村民兵中队长,期间多次参与敌后斗争。1948年,他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却始终未忘革命初心。1948年11月,在解放军某部被敌军包围的危急关头,龚万钦毅然选择起义,加入解放军队伍,在与敌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资料确凿,必须尽快让烈士‘归队’!” 核实结果出来后,启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启动与淮海战役纪念馆的专项对接,安排专人与纪念馆工作人员沟通补刻事宜。对接过程中,工作人员主动协助馆方完善信息录入、流程报批等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高效推进。在第12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淮海战役纪念馆完成英烈碑补刻工作,将“龚万钦”三个字稳稳镌刻在英名墙上。
此次为龚万钦烈士补刻名字,不仅是对烈士的告慰,更是对英烈精神的传承。启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今后将继续深化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持续开展“为烈士寻亲”等专项行动,积极推动英烈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让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