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栟茶镇江安村的董小建和父亲李文龙都是党员,也是退役军人。5月份,董小建带着75岁的父亲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旅行。历时10天,穿过11个省份,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烈士,体验当年红军万里长征的伟大与艰辛,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
“我们一路过去全是山区,都在半山腰开车。下面就是悬崖,水哗啦啦地流,可想而知当时红军长征是多么艰难。”记者来到董小建家时,他和父亲正向村里的党员、学生分享此次探访长征路上的见闻以及一些烈士故事。通过观看这一路记录下来的视频和图片,孩子们感触颇深。
今年47岁的董小建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军人,受父亲影响,从小他就对军人有着无比的敬仰和崇拜。后来他追随父亲的脚步参军入伍,并入了党。退役后,戎装虽解,但他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依旧。多年来,董小建专注于研究红色文化,萌生了带父亲一起探访长征路的想法。“父亲今年75岁了,身体还算硬朗,所以我就计划了这一场特殊的红色旅行,想跟父亲一起去追寻英雄的足迹,接受红军长征精神的洗礼。”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董小建带着父亲一路自驾,沿着红一方面军的路线前进。“每到一处,我们都要停下来去祭拜缅怀革命先烈,去纪念馆了解他们的故事。我们这次还爬上了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深受感动,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李文龙连连感慨。
记者了解到,董小建还是一名红色文化博主,2019年下半年,因一次机缘巧合,董小建跨越2000公里、历时两天,来到云南金平烈士陵园,祭奠一位南通籍烈士。正是这次偶然的祭奠,激活了他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于是董小建开始了走访烈士纪念设施、讲述英烈故事的追“星”之路。
这些年来,董小建足迹遍布江苏、广西、湖南、云南、江西、湖北、贵州、四川等11个省,走访了50多处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和烈士故居,累计出行里程6万公里,并通过“中国星”短视频账号发布了数百个英烈故事。“这些烈士陵园内有很多无名烈士,我感觉十分痛心,烈士不该被遗忘,他们的英雄事迹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董小建说。
让董小建欣慰的是,通过发布关于英雄事迹的短视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红色文化,他收获了50多万粉丝。董小建表示,他的目标是走遍全国277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和400座省级重点纪念设施,把更多英烈故事传播出去,点亮处处“星”光。“这会是我一辈子去追求的事业,我会继续用短视频的方式去讲好英雄故事,让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懂得感恩,因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董小建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