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 > 退役安置

海安:临时党支部吹响待安置退役军人奋进集结号

来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5-06-30 字体:[ ]

近年来,海安市高度重视待安置期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教育管理服务,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让他们在待安置期“成色”更足,实现退役不褪色、离队不离党,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建强战斗堡垒,组织建设夯根基。海安市在转业军官和退役士兵报到后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对党员情况进行摸底,自2022年起,共接收相关人员87人,成立了3个临时党支部。严格依照党内规定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支部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依托嘉陵社区退役军人人才市场,打造专门的活动场所。场所内学习资料丰富,涵盖各类政策法规、党史知识等,设施设备完善,有投影仪、电脑等,为党员学习交流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让党员能定期学习党的理论、参与组织活动、交流思想,确保支部活动常态化、规范化。

深化思想引领,坚定信念铸军魂。临时党支部坚持“以学铸魂”,近三年来,累计开展集中学习9次、专题研讨3次、辅导讲座3场。每次学习,党员们都全神贯注,力求领会精神实质。在“八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当党员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入党时的初心和使命涌上心头,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此外,积极宣传海安市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仲跻和、优秀兵支书储瑞龙等先进事迹,为安置对象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向先进看齐,保持军人的赤诚本色。

推进适岗锻炼,提升能力促转型。为帮助待安置人员适应地方工作,筑牢廉洁廉政意识,海安市组织支部党员参加适应性培训。邀请各部门领导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政府工作流程、公文写作、廉洁廉政等内容授课,累计培训174人次。通过培训,党员们对地方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安排87名党员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进行岗位锻炼。在实践中,他们积累工作经验,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同时,举办演讲比赛、信访应变处理等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干,全面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投身志愿服务,践行使命展担当。以临时党支部党员为主体成立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他们走上街头,维护环境卫生、引导交通秩序;在关爱退役军人活动中,他们深入退役军人家中,了解需求、提供帮助。先后有158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展现了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党员们走进农村,参与环境整治,为乡村增添整洁之美;关爱留守儿童和鳏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遇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志愿服务队迅速响应,冲锋在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关怀暖人心。临时党支部委员与党员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定期谈心谈话。委员们认真倾听党员的想法和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对于党员在待安置期间遇到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转业军官和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的政策待遇,如生活费发放、社保接续等,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在“八一”等节日,对党员进行走访慰问,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并开展一系列工作,海安市的转业军官和退役士兵在待安置期展现出良好精神风貌,顺利实现从部队到地方的过渡。未来,海安市将持续深化临时党支部建设,创新工作方法,为退役军人提供更优质服务,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地方,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