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 > 双拥创建

退役军人战“疫”线(三)

来源: 局办公室,如东县、启东市、崇川区、海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2-04-10 字体:[ ]

面对当下严峻的疫情防控压力,我市一批又一批的退役军人挺身而出、勇挑重任,在“疫”线奋力书写军人的忠诚和担当。

01“人手不够,我们自己来”

4月6日上午,市市政和园林局徐植在观音山街道盘香沟社区报到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8日,社区工作人员通知徐植,整个盘香沟社区一共只安排了2名医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需要增援。“人手不够,我们自己来。”曾在荣誉连队担任过主官的徐植说干就干,和小区另一位志愿者一起在小区内寻找到了3名休班的医护人员以及12名党员干部、企业职工和普通群众,成立了盘香沟社区翡翠华府志愿服务队,独立完成了整个小区的核酸检测工作。4月8日晚,市级机关盘香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群组建,徐植临时担任翡翠华府小区点位长,负责本小区志愿服务工作。到晚上12点,徐植联络协调了本小区内党员干部以及热心群众,组建32名志愿服务者队伍,并按照要求确定了楼栋小组长,基本搭建了志愿服务的组织框架,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

02“你完成好任务,家里有我你放心”

“您好,请问您到哪里?”“您好,请出示行程码、苏康码和有效核酸检测证明。”“师傅,请您填写一下个人信息。”这是市市政和园林局质量安全监管处党员陈裕每天都要重复几百遍的。或许是军人的血液一直在体内流淌,陈裕响应号召报名加入了市级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被分配到市开发区竹行收费站参与疫情防控重点工作。面对平均每天过站车辆上千台,人员行动轨迹复杂的情况,陈裕周密指挥现场车辆,耐心讲解核验程序,过站车辆井然有序,司机师傅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南通加油,我给你们点赞!”“我跑了29年运输了,还是觉得南通人好。”陈裕家中两个小孩儿,小区刚刚被划入疫情管控区域,但妻子没有一句埋怨,“我就当你还在部队,上前线打仗去了,你完成好任务,家里有我你放心”。

03“比起西藏服役的12年,这算什么?”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比起西藏服役的12年,这算什么?”这是常挂在退役军人周晶晶嘴边的两句话。周晶晶是如东县马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一个在西藏服役12年的退役老兵,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他既是退役军人的服务者,又是“疫”线冲锋的带头人。疫情发生以来,他“疫”无反顾,主动请缨,先后担任核酸检测场所点位长、全民核酸检测标本运送员、如东东高速卡口马塘组组长,交通卡口值勤工作强度大,风险系数高,但他从不松懈,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带领小组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信息登记、查验“二码”、查验电子通行证、引导驾驶员做核酸、张贴封条等工作。当前气温昼夜温差高达14摄氏度,天气变化给队员们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他却鼓励队员们说:“比起西藏的天气,这算什么,坚持就是胜利”。他当班时尽职尽责,休息时关心队员们饮食起居,时常与指挥部对接协调后勤保障事宜。一个多月以来,不管组织把他分配到哪个岗位,他都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用无私奉献精神践行着初心使命,在“疫”线岗位书写忠诚与担当。

04“今天的爱早在昨天已经埋下了伏笔”

“晚上气温低,送些奶茶给你们暖暖身子,饿了吃点小蛋糕补充能量……”4月4日深夜11点,G40高速口启东北交通防疫服务点,3名年轻人拎着一袋袋奶茶和精致的小蛋糕径直送到防疫工作人员手中,这份突如其来的温暖让在夜色中坚守的城市“守门人”感动万分。送奶茶和小蛋糕的是3名90后小伙儿吴凯凯、韦文波和施景程。几天前,在启工作的河南小伙韦文波通过朋友施景程联系上了启东市近海镇利民村党总支副书记吴凯凯,向他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启东抗疫做点事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韦文波立即掏出3000元,吴凯凯自己又加了1000元。揣着这笔钱做点什么呢?想到这几日夜里温度只有个位数,高速口防疫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却要24小时坚守岗位,三人果断联系了蛋糕房和奶茶店,订下了150杯奶茶和150份小蛋糕。当晚8点起,他们先后将蛋糕和奶茶送到了启东东、启东南、启东北三个高速口交通防疫服务点,送完已近深夜12点。问起这次暖心慰问,韦文波笑着说起了背后的故事,“去年河南遭遇暴雨灾情,吴凯凯、施景程他们千里驰援我的家乡;如今启东发生疫情,作为河南人我也应该尽点绵薄之力。”吴凯凯、施景程是启东市90后退役军人。2021年7月,河南遭遇暴雨灾情,吴凯凯和好友自发购买物资,奔赴千里,驰援灾区,施景程随后赶到。从7月21日到8月2日,三人奋战灾区,在暴雨中无惧危险协助转移受困群众,为当地的抢险救灾贡献了启东力量,展现了启东人的大爱。灾难面前守望相助,彼时正在启东工作的韦文波从媒体上看到了吴凯凯等人千里驰援的事迹,深受感动,启东退役军人的大爱被韦文波默默记在心里。直到此次疫情,韦文波决定找到吴凯凯,把这份深藏心底的感恩化作行动。“韦文波找到我,让我十分感动。”吴凯凯说,这份暖意来自启东与河南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今天的爱早在昨天已经埋下了伏笔。

05“与其在家休息,不如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虽然不是社区的正式员工,但我是党员,有困难找我。”退役军人杨亮向被管控的群众亮出了党员的身份。因为去年全员核酸时志愿者的经历,杨亮成为了社区志愿者的常客。今年南通疫情告急,苏阳社区原先管控桂花小镇的工作人员被抽调加强封控区域,社区人手严重不足。关键时候杨亮主动站了出来。“我在教育机构工作,现在与其在家休息,不如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虽然不是社区的正式员工,但他主动请缨,以编外员工的身份独立担起了一个小区的管控任务。上门贴门磁、发抗原,微信对接管控人员情况已经变成杨亮的日常工作。他还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发动原单位的6名培训老师加强社区工作。杨亮充分诠释了退役老兵若有战、召即回的初心使命,更展示了党员在群众中可以“星火燎原”的精神。

06“有困难就上是军人最鲜明的本色”

海门区正余镇昌盛村的退役老兵杭国江已年过七旬, 疫情当前,他作为村红色先锋队的成员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向村委会请缨,与众多退役军人志愿者一起,用赤胆肉身筑起防疫城墙。站岗值守,他主动“拉晚班”,申请最辛苦的夜间值岗;防疫宣传,他顶风冒雨,走组入户发放宣传告知书;全员核酸,他冲在第一个,四处奔忙维持好现场秩序。最近气温陡升,杭国江同年轻人一样,顶住炎热、夜以继日地坚守在村内疫情防控卡口,对每一名进出村口的人员进行扫码、登记、测体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连续多日的辛劳,村党总支书记刘强担心杭国江的身体吃不消,建议他换岗休息,可他却说:“非常时期,换掉一个人又需要重新熟悉工作流程,我是退役军人,身体素质好,能坚持!”无论是否穿着军装,有困难就上是军人最鲜明的本色。这些天,杭国江起早贪黑的行动,让家人心疼不已,但他对防疫工作仍然是一丝不苟、不打折扣地完成。“舍小家为大家,有国才有家!”杭国江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