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 > 双拥创建

退役军人战“疫”线(四)

来源: 各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2-04-11 字体:[ ]

面对当下严峻的疫情防控压力,我市一批又一批的退役军人挺身而出、勇挑重任,在“疫”线奋力书写军人的忠诚和担当。

01“父女携手战‘疫’”

疫情阻击战,上阵父女兵。在狼山镇街道同心社区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这么一对特殊的“战友”——父亲徐建忠和女儿徐言。徐建忠是一名老党员、转业军人,在崇川区级机关工作。女儿徐言,2018年从部队转业到南通市科协工作。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后,父女俩第一时间响应市委的号召,踊跃报名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父女同心携手战疫情。徐建忠作为同心社区的点位长,每天都要汇总整理区相关信息,了解每个点位同志的工作情况,迅速制定科学的排班计划,与社区干部统筹安排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女儿徐言在积极报名参与市级机关的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从父亲那儿了解到区级机关志愿者人手调配不过来,主动加压“打双份工”,一旦社区防疫出现空位第一时间顶上去。父女俩交替奔波在基层防疫一线,帮助社区干部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查看两码,测量体温,并时刻提醒前来采样的居民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用奉献与坚守为抗疫贡献着“小家”的力量。“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军人,与父亲并肩站在防疫的一线既光荣又自豪。”徐言说,“疫情就是命令,我和父亲会继续坚守在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诠释机关干部的担当作为。”

02“我理应到一线”

“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我理应到基层一线工作,为疫情防控作贡献。”在抗击疫情面前,来自海安南莫镇的退役军人张信华有着必胜的决心。张信华是一个有着15年军龄的党员,在此次“敲门行动”中,他第一时间通过逐户走访摸排,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向住户宣传疫情防控健康知识。“您好,我们是砖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请问您家中近14天有没有从外地返海人员?”“您最近近14天有没有离开海安吗?”“是否新冠疫苗都完全接种?”他主动上门与回海人员签订居家健康管理告知书,将摸排出的返海人员实行“五包一”健康管控,张贴提示书,查验双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张信华还帮助村民配备齐全日常需要的防疫物资,接送腿脚不方便老人进行加强针疫苗接种,挨家挨户告知返海人员到村登记报备。他以实际行动发挥了军人的敬业忠诚的责任担当,切实筑牢防疫屏障,全力守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3“抗‘疫’父子兵”

有一种担当叫逆行而上,有一种力量叫精神传承,如皋市石庄镇石庄社区有一对抗“疫”父子兵蔡可军和父亲蔡日清二人,同是共产党员、同为退役军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复杂疫情,蔡可军闻令而动、写下请战书,积极投身基层防疫工作,父亲蔡日清则毫不犹豫、果断报名参与“红色先锋”防疫志愿服务,跟儿子一道走出家门、冲在“疫”线。在车来车往的交通卡口,他们星夜兼程询问排查车辆;在管控风险地区,他们分秒必争助力疫情流调;在居民小区,他们步履不停参与连续五轮的“敲门行动”......紧要关头、重点区域都能找寻到他们的身影。“父亲是我的榜样,总能在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予我最坚定的支持”“儿子是我的骄傲,他坚毅的目光让我回想起峥嵘岁月”,他们是挺身而出的逆行者,是守望相助的亲人,更是并肩冲锋的“战友”,两代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坚守与奉献,是如皋广大退役军人同心战“疫”的缩影,书写了退役军人的赤诚和担当。

04“县抗疫楷模姚十华就是我的榜样”

“您好,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您好,请扫码报备”......这些是退役军人季从亮每天说的最多的几句话。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东县洋口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季从亮迅速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参加高速路口执勤,担任高速路口洋口镇摊位长,负责洋口镇货车车辆和人员信息登记、对接村居和企业等。自参加卡口执勤以来,每天登记车辆180余辆车、260余人,有时窗口聚集人多的时候,边耐心讲解办理流程,边维持现场秩序,保持现场登记工作有序推进。进入专班管理以来,季从亮舍小家,顾大家,从宾馆到高速卡口两点一线,在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主动申请大夜班(0点到8点)执勤,目前已上大夜班15个,其中连续参加7个。虽然是脱岗专班管理,但工作中有力所能及的,仍然主动完成工作,实在完成不了的,与同事进行交接,配合完成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红色先锋’志愿者,县抗疫楷模姚十华就是我的榜样!”作为一名年轻公务员,季从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用奉献和担当守卫群众健康。

05“周末我就不休息了”

在家里,他是可靠的主心骨;在单位,他是人人夸赞的顶梁柱;在疫情面前,他是优秀的“逆行者”。“周末我就不休息了,再去各药店跑一下……”转业军人叶军是如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丰利分局副局长,分管分局药械监管和安全生产监管条线,他每天既忙碌在药店监管的最前沿,又奔波在企业督促安全生产工作中。疫情期间,他送达告知承诺书,张贴宣传警示画,同时查看药店四类药品经营台账。主动放弃周末休息,一轮轮检查,一遍遍奔走,不厌其烦地向药店经营者们解释最新的疫情政策。他知道,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样不可忽视。在做细做实各项防疫工作之余,仍挤出时间检查了10家企业,查出问题隐患13条,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4份,目前已整改闭环10条。检查期间,他叮嘱企业安全负责人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战场。叶军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真正秉持了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军人的顽强作风,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06“只有在现场我才放心”

这里是G40启东东高速卡口,也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启东市汇龙镇一支负责货车闭环转运的队伍24小时值守卡口,以一车一人、全程闭环、高效有序的工作措施落实落细疫情防控要求,多措并举畅通物流渠道,确保重要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作为现场指挥员,汇龙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退役军人施东铃是每天坚守一线时间最长的人,每天最少16个小时在卡口或接驳点参与转运工作,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只有在现场我才放心。既是指挥员,更是大家长”。到了饭点外出伴行车辆的队员怎么吃饭、等待时间过长的货车司机基本生活需求如何保障、卡口分流有误的车辆要如何处理……只要是转运中遇到的问题,施东铃一直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特别是当长途跋涉的货车司机遇到困难时,他会在符合疫情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帮助解决。“包括每位队员、货车司机、目的地负责人等参与转运工作的所有人都非常理解和配合,让坚守一线的我们充满了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施东铃这样说道。

07“我站在这就是一道关卡”

每当到全员核酸的时候,崇川区苏阳社区桂花小镇小区里总有一个小伙子举着扩音喇叭不厌其烦得播报着。他叫吴沛臻,是一名大学生退役士兵。他总是主动承担“跑腿宣传”的差事,不去理会别人的玩笑。他总是笑着说“工作总要人做的,能服务到大家我就去。”但他也有较真的时候,在核酸检测点位,有些居民懒得出示动态健康码,更有人冷嘲热讽说他一根筋,他总会铁面无私得拦下来,严肃说到:“检查时时健康码是对大家负责,防疫工作没有马虎的余地,我站在这就是一道关卡,只有配合出示动态码才能从我这过去”他用他坚定的行动维护着防疫成果,展现了当代退伍军人维护原则的标准意识和坚强的行动力。

08“村干部们实在太辛苦了,能分担一点是一点”

杨晔林今年41岁,是一名拥有20年党龄的退伍军人,2003年11月他脱下军装后,一直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多年来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本次疫情发生以来,他得知通州区退役军人“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在招募志愿者,安排好工作和家庭,义无反顾报名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来。“现在敲门行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一项接着一项,村干部们实在太辛苦了,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能分担一点是一点。”全员核酸检测开展以来,杨晔林每天坚守在村部采样点查码测温的岗位上,天气炎热,穿着隔离衣汗流浃背,声音也沙哑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人很累,但是他毫无怨言。

09“一份心意、一种力量、一起努力”

“我是退役军人,有责任和义务为政府减轻负担,为人民做点该做的事。”退役大学生陈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陈焱,海门区临江镇人,2020年退役,现就读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工3201班。退役后的他保持军人本色,离队不掉队,面对疫情,积极响应号召加入抗“疫”志愿者团队,在投身战“疫”和暑期社会实践中深刻了解国情,充分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去年开始,寒暑假期间,他便积极主动报名,按照海门区团委安排,加入临江镇新丰村志愿服务队负责防疫任务,做好全民核酸检测实战演练、人员车辆出入登记、发放防疫物资等工作,为抗疫防疫工作贡献青春力量。退役军人就是一束光,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4月10日,在校上网课的他因防疫期间封校无法在本轮疫情期间冲锋一线,于是他多方联系,用自己在校省吃俭用的零用钱托朋友分别向虹桥街道派出所、新东社区和新西社区捐赠矿泉水共60箱,支援防疫。“最近天气炎热,我就想通过捐赠矿泉水的方式为他们送去一片清凉,也向他们表达感谢和敬意。和防疫工作者们的辛苦付出比起来,这些都算不上什么。”陈焱表示,自己作为一名青年退役军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当做表率树榜样,真诚奉献、砥砺奋斗,做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一份心意、一种力量、一起努力,前方战“疫”,后方支援,我们必将迎来战疫胜利。

10“有点晒伤不要紧”

4月6日晚9点,接到单位通知,南通开发区退役军人事务处处长张跃进连夜赶至开发区,他对儿子说:“爸爸妈妈都要去单位了,家里就剩你和外婆,外婆身体不好,你是小男子汉要照顾好这个家。”4月7日一早,作为开发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张跃进被分到星海社区负责支援核酸检测工作。星海社区作为开发区的老小区,常住人口近万人,核酸检测任务重大。在了解到社区缺医护人员后,他第一时间协调2名被封控在家的医护人员到岗。作为管委会下沉机关干部,张跃进身负几重使命,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将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社区并共同做好改进工作、管理好下沉机关工作人员队伍......“你的脖子怎么通红?”面对大家的询问,张跃进摆摆手:“有点晒伤不要紧,我们当兵的这点小伤都不算事。疫情防控辛苦程度不言而喻,这个时候我们老兵更要冲在前面,迎难而上,展现退役军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