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退役军人战“疫”线(十)

来源: 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苏锡通园区 发布时间:2022-04-19 字体:[ ]

面对当下严峻的疫情防控压力,我市一批又一批的退役军人挺身而出、勇挑重任,在“疫”线奋力书写军人的忠诚和担当。

01最靓“夫妻档”

在苏锡通园区江海街道,有这样一对90后抗疫夫妻,面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势,他们毅然决定将6岁的儿子托付给父母,24小时坚守岗位,携手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线。

夏企阳,曾是部队勇敢无畏的喷火器手,现是江海街道一名基层工作者,负责街道人武、退役军人事务以及残疾人工作。他说,“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工作者,若有战,召必回,我理应第一个上!”从3月份至今,他每天都要忙到后半夜,交通卡口执勤、核酸采样点环境消杀、样本转运、物资保障……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里。七尺男儿面对困难刚强如铁,唯独提到家庭整个人才变得柔软起来。他说,“爱人是护士,每天也在核酸采样一线,两个人都是24小时连轴转,有家难回,但这是我们肩上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无悔。”

严乐秋,江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从重点场所(货车集中停车场、隔离点)、重点人群上门核酸采样到全员核酸检测,她一直是默默守护大家的“大白”。唯独说起6岁的儿子时,她眼圈红了,她说,“我也许是一个合格的医护人员,但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因为疫情原因,我们一直都没多少时间陪儿子。4月12日,在社区全员核酸采样(学生专场),我正好遇到儿子,我问儿子‘你认识我么,你知道我是谁么’,儿子很茫然,到了晚上视频的时候他才知道白天做核酸的阿姨是妈妈。我想等他长大了,他就能理解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回家了。”

退役军人、白衣天使,在这场战“疫”中,他们既是伴侣,也是“战友”,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携手并肩作战,用行动在抗疫路上诠释着90后别样的浪漫。

02最美“母子兵”

他们是母子,更是“疫”线战友……

在如东县马塘镇七里镇村工农桥值勤卡口有着这样一对母子,风里雨里坚守“疫”线,并肩作战。母亲杨徐飞是马塘镇七里镇村党支部副书记,疫情发生以来,她主动担当,迎难而上,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参与卡口值勤、核酸检测、“敲门行动”等各项工作。由于2021年做过肺部手术,身体没有完全恢复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但她仍强忍着身体不适,坚守在繁重的抗疫岗位上,村里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是村民口中的好干部。

儿子曹徐杰曾服役于东部战区某作战部队,两年军旅生涯培养了他雷厉风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敢打敢拼、永不言败的优秀品质。2020年退役后重返校园,由于疫情原因未能到校,在家上网课,当他得知母亲不分昼夜奋战 “疫”线时 ,他“疫”无反顾报名当了一名志愿者。

4月3日、16日两次全员核酸检测,母子俩均提前一个小时到了检测点,为核酸检测做着准备,曹徐杰全副武装身着“大白”协助检测员采样,母亲身着蓝色手术衣在入口处测量体温、查验行程码、健康码,提醒群众保持“两米线”距离。

卡口值勤时他对母亲说:“妈,你身体不好让村委会安排值白班,我白天上网课,晚上值夜班。”朴实的语言折射出退役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尊老孝亲的品质。当他穿上印有“退役军人志愿者”字样的红色背心时异常兴奋,自豪地说到:“此刻的我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军营,这里是我的哨位,我会像在军营站岗守卫祖国一样守卫我们的家园”。

“你好,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你的体温正常,请戴好口罩、谢谢配合。”这样的提醒曹徐杰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还不时地宣传着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他那清脆宏亮的嗓音饱含着温情关怀,温暖着每一位路人,挺拔威武的身姿展现出军人特有的气质,点缀在工农桥卡口“疫”线岗位上。

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杨徐飞瞬间感觉儿子长大了,之前在部队服役,还看不到儿子在部队的表现,但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曹徐杰的主动担当、主动作为,让杨徐飞感觉曹徐杰真正有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气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这对母子同心同德,相互鼓劲,已经共同战斗了15个日夜,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深刻内涵和“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