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通通优军 戎耀江海】让政策落实更有力度和温度

来源: 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1 字体:[ ]

在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一场内容丰富的“普法早市”在启东市东海镇农贸市场门口火热开展。东海镇司法所、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摆摊,面对面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手册、解读政策、解答诉求。各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纷纷成立法治宣传小组,上门为老兵发放普法宣传年画,讲解相关法律知识。

2021年1月1日起,退役军人保障法正式实施。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广泛开展学习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活动,全年组织退役军人保障法专题宣讲、知识竞赛等活动15场次,参赛人员5000多人次,举办“普法早市”经验做法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推广全国。

去年4月上旬,随着退役安置季的来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上门开展“送政策进军营”活动,详细解答接收安置、家属随军随调安置、子女入学、南通市接收安置流程等军队转业干部和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最关心的“三后”问题。面对面的贴心交流,不仅为官兵们解答了心中的疑惑,也为做好年度移交接收安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年共接收军转干部134人,历史上首次实现100%安置在党政机关(含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接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152人,全部安置在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实现了部队组织、安置对象、接收单位“三满意”。

健康体检监测身体健康指数、参观红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漫步荷兰花海分享军旅故事……去年底,随着通州湾示范区组织18名重点优抚对象开展为期6天的短期疗养,全年重点优抚对象疗养巡诊活动圆满结束,共组织短期疗养989人次、医疗巡诊1018人次。一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严格把控优抚对象认定标准,审查上报符合认定条件材料1581人次,换发新式残疾证5110人次,与市妇联共同举办关爱伤残军人母亲专项慰问活动,还利用一个月时间,为伤残军人上门提供辅助配具巡修服务345人次,测量矫形鞋、发放腰围护膝等康复辅具428件。

去年,南通按照补助标准不低于国家标准、涨幅不低于国家涨幅“两个不低于原则”,再次提高优抚对象抚恤标准,全市全年发放抚恤资金约10亿元。年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成立联合督查组,采取现场问询、座谈了解、查看资金发放台账等方式开展专题督查,确保抚恤资金及时足额发到优抚对象手中。全年走访慰问烈属1994户,走访慰问生活困难退役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2万多人次,与市慈善总会联合开展“情牵优抚”活动;邀请烈属参加各类纪念活动270人次,烈属代表张南燕应邀赴京出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

国庆期间,狼山游客人头攒动。在激昂的锣鼓声中,伴随着舞动的长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狼山旅游度假区、崇善义工社联合举行“爱国拥军”慈善捐助仪式,把节日气氛烘托得既热闹又温暖。7名困难退役军人代表现场领取了3000元慰问金和“大礼包”,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共同上门为未能到场的伤残退役军人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去年6月,随着崇川区成立崇英关爱基金,南通在全省率先形成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市县两级全覆盖、多重叠加保障的新格局,实现关爱基金发放常态化,全年救助生活困难退役军人230人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