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动态

历经72载终圆梦!

来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4-04-03 字体:[ ]

3月20日上午,志愿军烈士崔锦高的孙子崔忠裕、外曾孙陈嘉庆跨越千里,从海门区悦来镇远赴辽宁省丹东市,开启了与烈士的首次“团聚”。

在海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悦来镇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一行人跨越一千六百多公里,来到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烈士陵园,在崔锦高烈士墓前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祭奠仪式。

崔忠裕和陈嘉庆缓步走到墓碑前,鞠躬致敬、祭拜献花,他们还特意准备了家乡的酒、土和茶食。

“爷爷,我们来看您了... ...”崔忠裕情不自禁地呢喃着。他一遍遍擦拭着墓碑上斑驳的红色小字,表达着心中不尽的伤感和哀思。拿起手机,将陵园里的一草一木笨拙地拍下,盼着将这份迟来的团聚分享给父亲和姑姑。

“家里一切都好,爸爸和姑姑的身体都不错,您不要担心。”崔忠裕几度哽咽。

外曾孙陈嘉庆面朝着墓碑深深鞠了一躬,“小时候只是听奶奶说、读课本里的文字,这次终于了却了心愿。”

“爸爸和姑姑一直念叨,说您年纪轻轻就当兵,在部队里表现好,可惜那时候连张照片都没留下,做个念想。”

“爷爷,以后每年我都来看你!”崔忠裕坚定地表示。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烈士陵园是丹东市振安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振安区五龙背镇五龙背村三组,占地12000平方米。园内安葬着志愿军烈士800余名,其中无名烈士超过600名。目前只找到8位烈士遗属,埋葬在丹东市振安区烈士陵园左区2排56号的崔锦高烈士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路途遥远,年老体衰,烈士崔锦高的女儿崔玉琴和儿子崔振明无法亲自前来,只能将无尽的思念和牵挂全都融入家乡的酒和土中。酒和土分别沿着墓碑一圈洒下,烈士家属数十年如一日的期盼终于有了结果。

离家尚是少年身,归来已是报国躯。崔锦高,1923年出生,1948年参加革命,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战士,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失踪,1963年8月追认为革命烈士。

因年代久远、通讯不便,崔锦高烈士的家属寻亲多年,经过多方查证,终于在2024年2月底确认了安葬地。

在崔锦高烈士墓前祭扫后,大家还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等地,亲身感受过去的峥嵘岁月。

此次找到崔锦高烈士的安葬地是多方通力合作、开展“为烈士寻亲”工作的积极成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南通市积极推进“为烈士寻亲”工作,海门区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制定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一项寻亲机制、开展一次信息摸排、搭建一个寻亲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新媒体等手段,与主流媒体、网络寻亲平台协作联动,充分展示了对此项活动的高度重视。

海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在一次走访烈士遗属活动中了解到,崔锦高烈士女儿崔玉琴和儿子崔振明一直在寻找父亲崔锦高的下落。凭借着多年前一封来自浙江诸暨的志愿军后人来信、女儿崔玉琴和儿子崔振明的碎片记忆和温常卿提供的陵园烈士名单,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队立刻登录“中华英烈网”查询、“我为烈士寻亲全国联络员”微信工作群查找、信息排查确认等一系列工作。多番走访询问、多方求证比对、多次查证确认,最终确认江苏海门籍崔锦高烈士的安葬地。

鸭绿江畔的阵阵春风,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时刻牵挂着为这片黑土地付出青春和生命的“亲人们”,而几十年后,也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烈士们找回了“失联”已久的亲人。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寻找英雄,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勇毅前行,现在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