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2020十大新闻正式发布,“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光荣入选!
08.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满堂红”,提前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群。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南通城市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10月20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与会代表,市委书记徐惠民受邀参加表彰活动并领取证书和奖牌,南通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国家电网南通供电公司获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南通是江苏建立最早、坚持最久的革命老区,有着优良的双拥传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走出了享誉全国的参军支前典范——角斜“红旗民兵团”;改革开放初期,创立了全国首家“军人家庭服务中心”;本世纪以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南通样板”在全省推广,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实打实服务部队练兵打仗。优先支持部队建设。只要部队有所求,总是第一时间有所应。火箭军某部移防南通,无偿划出数十公顷开发土地;南通海警局组建,保障1万多平方米营房;海军“南通舰”入列,支持300余万元用于舰艇建设、改善官兵生活;武警支队机关搬迁,投入1.3亿元新建办公大楼。近四年,全市累计投入6亿元、划拨土地10余宗支持部队建设。靠前服务备战训练。四年来,先后慰问部队重大军事演习20余次,帮助新建改建国防和军用公路16条,提供交通运输保障49批次。在年初全市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紧急筹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物资,保障部队正常战备训练。助力破解军改难题。市委专题研究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支持部队做好相关工作。针对南通军分区官兵远离体系内医院的实际,及时出台优待政策保障官兵就地看病。设立31个涉军法律援助工作站,成功调解各类纠纷500余起,有效维护部队和军人合法权益。
心贴心落实各项优抚措施。尽心尽力破解“三后”问题。统筹做好保障“后路”、巩固“后院”、扶持“后代”工作。探索形成“双向选择、竞争选拔、积分选岗”军转安置“南通模式”,全市96%以上的军转干部安置在党政机关。符合政府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率、随军家属安置率、现役军人子女中小学入学择校率均实现了100%。不折不扣落实优待政策。构建优抚对象抚恤标准与经济增长动态挂钩机制,各类补助标准远超国标。在全省率先对驻地部队立功官兵进行额外配套奖励,累计发放奖励资金500多万元。市、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全市累计走访8万余人次,发放慰问金7.1亿元。千方百计扶持就业创业。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和“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就业活动,出台选聘退役军人到村(社区)工作意见,“一带一路”重点企业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做法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推广,有就业意愿的下岗失业志愿兵(士官)重新就业率达到100%。建成全省首家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和退役军人企业家联盟,在全省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我市获奖项目数位居第一。
手牵手协力巩固军民团结。驻通部队。坚持“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倾力为地方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累计帮扶薄弱村17个,派出官兵2000余人次参与文明创建、重大活动安保等任务,高标准完成31万学生军训任务,为6000余人次群众开展国防教育。社会各界。连续16年积极参与“爱心献功臣活动”,自愿对口帮扶6000名优抚对象;企业界广泛开展“拥军优属优惠服务月”活动,仅今年就让利3500万元;市县镇村四级自发组建退役军人“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2000多支,涌现出爱国拥军基金、“拥抱老兵”志愿服务等20多个社会化拥军品牌,如东供电公司退役军人党员服务队当选全国唯一“最美退役军人”群体。军地双方。自觉把深化军民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南通产业升级、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加快南通优势特色企业“民参军”步伐,形成了海安高新区新材料等多个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南通将以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省双拥模范表彰大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擦亮新时代双拥工作南通品牌,为全省双拥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